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:置身書桌前,準備將一天的時間付諸學習,但最終因為拖延以致一事無成。事實上,人腦的機制並不適合長時間維持專注,所以耗時整日的學習計畫才會如此難以實踐。既然與大腦的先天機制衝突並不現實,我們又該如何順其道而行?
於上個世紀晚期的 1980 年,Francesco Cirillo 以當時義大利廚房常見的番茄造型計時器為靈感,發明了「番茄工作法(Pomodoro Timer)」。這一方法將工作目標拆解為 25 分鐘為單位的工作區間,以四個工作區間為一循環,並穿插適當的休息以幫助我們調整注意力。
讓我們來看看番茄工作法的具體實行步驟:
1. 確立總目標,將它(們)合理分配為 25 分鐘可完成的工作區間,記得表列
2. 開始一個總計 25 分鐘的工作區間,計時!
3. 專注於當前工作項目
4. 工作區間結束後,休息 5 分鐘
重複執行 2-4 的步驟三次,完成總計四個工作區間後,休息 15~30 分鐘,如此循環並依序完成總目標。
番茄工作法的成效,出自於適當掌控大腦集中與鬆弛的節奏。25 – 5 – 25 – 5 – 25 – 5 – 25… 的頻率,提升了我們在每個工作區間的注意力,防止分心與無謂的多工。由於事前就分配好了進度,也使得我們對單一工作項目的推進效率大勝於平常。為時 25 分鐘的工作區間,有助於給予大腦適當的急迫感,避免了「晚點再做」的逃避心理。適當的穿插休息,使得大腦得以在休息時彙整、吸收資訊。
拖延症並不罕見,在編輯本文的我,以及正在閱讀本文的您可能就正在拖延 ing ㋡。然而,透過這個機會認知到自己會拖延並試圖解決,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開始!網頁版的 Tomato Timer 、 Online Timers Pomodoro Timer,以及 Mac 適用的 Be Focused Focus Timer 等工具都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的運用時間。世人皆知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,從今天起不妨試試每日一番茄,讓我們擁有 a productive working day!
#AEI #教學 #思辯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