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魯大學校長:這就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鐵證

035657_1356891.jpg.2000x1333_q95_crop-smart_upscale

讀書上學就算是教育嗎?確實是一種形式。但所謂「受過良好的教育」,除了展現在個體的聰明才智與豐富學識外,它也是一段建立強大自我的過程──畢竟我們都要面對人生的各種煩憂與隨機性。我們或多或少會思考:人為何要受教育?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?幫助我們掌握獲得知識?熟練技能?獲取成功?換來尊重?亦或是沉浸於更廣泛的樂趣中?

➤教育不是為了專業知識與技能
於 2008 起從常任二十年的亞瑟·哈德利(Arthur Twining Hadley)手接下耶魯校長一職,享譽全球的教育家理查·萊文(Richard Charles Levin)說過: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,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,這將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。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身意願,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學習與熟練,並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工作。

➤大學教育的真正用處
於理查·萊文的演講集《大學的工作》(《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》)中,它闡述耶魯大學對於培養領袖人物的投入。就他的觀點,本科教育的關鍵是通識教育,著重學生批判性與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,為終身學習打下永久的基礎。通識教育(liberal education)原意為自由教育,是心靈的自由滋養與昇華,自由的精神、公民責任與遠大的志向才是學生們徜徉的領域。學生應該不為功利所累,享有自由發揮個人潛力、選擇學習領域的權力。在關鍵的時期確立生命的成長方向,以對社會、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。這才是理查·萊文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。

➤養成看清自己、辨析世事的能力
《大學的觀念》(《The Idea of a University》)一書中,作者約翰·紐曼(John Henry Newman)提到:“只有教育,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,只有教育,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,表達時有說服力,鼓動時有力量。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,切中要害,解開思緒的亂麻,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,撇開無關的細節。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,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。”這與理查·萊文的理念不謀而言,也是對教育真正用途的犀利定義。